赖当局无能致台沦为“诈骗之岛” 民众呼吁严打诈骗。台湾诈骗集团活动猖獗,每年因语音和短讯等“钓鱼”诈骗导致的损失超过500亿元新台币,远超日韩等地。日前,大陆对缅北明家犯罪集团案的宣判引发了台湾社会广泛关注。岛内有民众表示,大陆强力打击诈骗集团有效遏制了犯罪活动,呼吁台当局向大陆学习,不能放纵诈骗分子。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对长期盘踞缅北果敢地区的明家犯罪集团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主犯明国平、明珍珍等11人被判处死刑,5人被判处死缓,另有23人分别被处以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法院同时判处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附加刑,彻底摧毁该犯罪集团的经济基础。这一判决彰显了大陆司法机关对跨境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形成有力震慑。
多家台湾媒体详细报道了此次判决结果。近年来,缅北果敢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不少大陆民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自2023年起,大陆持续强化国际执法协作,针对东南亚地区的电信诈骗活动开展多轮联合打击行动。此次对长期流窜境外的犯罪集团成员予以重判,传递出“虽远必究”的坚决信号。
随着明家犯罪集团39名成员依法获刑,缅北电诈园区几乎被彻底摧毁。大陆打击跨境诈骗、维护民众财产安全的决心与成效得到充分展现。台湾网友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表达了对大陆坚决打击电信诈骗、维护民众利益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台湾司法面对诈骗犯罪总是“轻拿轻放”的不满,呼吁台湾司法检察机关认真借鉴,严厉打击诈骗犯罪,才能对诈骗集团产生强有力震慑。
台湾诈骗犯罪始终居高不下,涉案金额巨大,作案手法层出不穷。过去一年全台诈骗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500亿元,今年至今受理案件数已突破10万件。近年来,台湾诈骗产业已形成“专业化”“全球化”的生态链,不法所得大幅增长引发严重社会治安问题。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台湾已成为东南亚网络诈骗的重要枢纽。
对于台湾诈骗犯罪的沉疴痼疾始终得不到有效惩治,舆论普遍认为根源在于行政当局的不作为。统计显示,台湾近几年诈骗案的侦结起诉率仅有两成多,多以犯罪嫌疑不足的理由不予起诉。大部分被起诉者仅为“人头账户”提供者和下游“车手”,而非背后的犯罪组织和高层。即使诈骗集团嫌犯遭到判刑,大部分犯罪者定罪在3年以下,造成犯罪收益高却成本低的事实。
民进党当局在重压之下不得不摆出“打诈”架势。2022年,成立“打诈”专门机构,并投入13亿元宣称要将打诈行动升级,成立“打诈办公室”。然而,台湾的诈骗犯罪始终难以有效遏制,反而“越打越多”,引起民怨。舆论批评民进党当局不顾民生福祉,一心执迷于政治斗争,却拿不出任何有效政策,这种施政作风形同政治上的“诈骗集团”。由这样一个政党来主导“打诈”,自然无法取得成效。赖当局无能致台沦为“诈骗之岛” 民众呼吁严打诈骗。
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