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上将的军衔之谜与三位大将军的传奇人生
在蜀汉的历史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虽然战功卓著,却都未曾获得大将军这一最高军衔。有趣的是,就连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也始终以丞相身份统领军队。那么,在蜀汉43年的国祚中,究竟有谁获得过大将军的殊荣呢?
第一位:稳健持重的蒋琬(234-243年在任)
蒋琬出身荆州零陵,原为刘表旧部,后追随刘备入川。这位被诸葛亮誉为社稷之才的能臣,在诸葛亮麾下担任丞相参军时便展现出非凡才能。234年诸葛亮病逝后,蒋琬接掌大权,先后出任尚书令、益州刺史,最终被刘禅封为大将军。
与诸葛亮不同,蒋琬采取了更为稳健的治国方略:一方面派姜维率小股部队袭扰魏国边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内政,积蓄国力。他更创新性地提出沿汉水东下、水路奇袭魏国的战略构想。可惜天不假年,这位勤勉的大将军因健康恶化,于246年病逝,壮志未酬。
展开剩余65%第二位:外交能臣费祎(243-253年在任)
费祎的才能早年在出使东吴时就已显露,连孙权都预言他必成蜀汉栋梁。接替蒋琬后,费祎面临严峻考验:244年,魏国大将曹爽率十万大军进犯汉中。危急时刻,费祎亲率援军驰援,与守将王平合力在兴势击退魏军,化解了蜀汉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危机。
然而这位老成谋国的重臣,却在253年的新年宴会上遭遇不测——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杀身亡。费祎之死,不仅让蜀汉痛失良才,更标志着诸葛亮时代培养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终结。
第三位:悲情名将姜维(256-263年在任)
作为诸葛亮军事路线的继承者,姜维在费祎遇刺后扛起了北伐大旗。256年正式就任大将军后,他先后发动十一次北伐,却因国力不济,大多无功而返。263年魏国大举攻蜀时,姜维战略失误,导致汉中失守。虽在剑阁挡住魏军主力,却未能阻止邓艾奇袭成都。
蜀汉灭亡后,这位末代大将军仍心怀复国之志,策动钟会叛乱欲图东山再起。最终与钟会、邓艾同归于尽,为蜀汉谱写了最后一曲悲壮挽歌。
纵观蜀汉史,三位大将军各具特色:蒋琬以稳健治国见长,费祎以外交军事兼备著称,姜维则以执着北伐留名。他们接力守护蜀汉江山,共同书写了这个传奇政权的军事史诗。
发布于:天津市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